在当下社会越来越多的新名词让人应接不暇,这其实都是对某一类人群的细致描绘,啃老这一词汇大家都不陌生,有很多年轻人工作后在经济上依旧依赖着父母。之前还有一个名词那就是社会巨婴,这类人往往被父母照顾的特别的好,就算自己已经成立了家庭,可在生活方面不存在自理能力,父母就算已经年迈,也会像孩子一样去照顾他。其实有很多人都处在这种状态,纵然已经成年,纵然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与收入,可依旧需要依赖父母的经济支持。近两年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,那就是嘬老,这类人不管有没有经济收入,他不会直接向父母去要钱,而是以极低的生活成本维持日常。之前的啃老族可能只是社会的一种特殊现象,现在的啃老族已经逐渐蔓延,大多数年轻人都中招了,70岁大爷的一句话,揭开了上亿人的生活现状。一、70岁大爷的真实感慨啃老的现象屡见不鲜,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,我国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,当时大部分家庭都只能要一个孩子。所以父母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,这也导致有一部分人被宠坏了,就算已经成年,对父母的依赖还特别的高。在一部分人的心中,父母为自己花钱照顾自己,这都是理所应当的,可他忽略了父母的年纪在增长,作为子女应该承担起赡养的义务。啃老的现象遭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唾弃,没想到随着时代的发展,又衍生出了一种新的啃老概念,那就是嘬老。刘大爷今年已经70岁了,早已退休的他每个月都拿着固定的养老金,按说他的生活应该是相当惬意的。没想到他道出了许多退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,他不仅没有实现金钱与生活自由,反而是比工作的时候更加的忙碌了。儿子已经成婚多年,夫妻两人都有着稳定的收入与工作,在刘大爷退休之后,夫妻两人就将孙子的学习与生活重责交到了刘大爷的手中。开始的时候刘大爷还觉得挺好的,不仅每天都能见到孙子,而且接送孙子放下学,也不会耽误他的其他行程。可每天孙子的日常起居还有课后的辅导作业,几乎占据了刘大爷所有的时间,除此之外他的退休工资,除了要支撑最基本的生活支出之外,剩下的钱全都给孙子买零食或者玩具了。有时候儿子儿媳无法照顾到小孙子,他还需要给孙子一些零花钱,偶尔还要负担孙子的课外辅导班的费用,以及一些学费。本来以为自己退休后能尽情的去享受晚年生活了,现在每天几乎没有自己的业余时间,本来还想着退休后去跳跳广场舞,与小区的老李头每天杀几盘,这些愿望全都落空了。刘大爷的退休金在同龄人中算是比较高的了,可自从小孙子归自己管之后,他每个月的养老金所剩无几。刘大爷表示,现在自己不仅没有了时间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,而且退休金还都变相的支援了儿子小夫妻的生活。虽然他心中有些怨言也没有办法,刘达也表示这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与孙子。在外人看来刘大爷儿子的这种情况算不上啃老,因为他们没有向父母要钱,夫妻两人都在外工作支撑着这个小家,可刘大爷的钱的确都花在了儿子家庭上。现在刘大爷的愿望特别的简单,那就是希望孙子能尽快长大,花不花钱他已经不在乎了,只求孙子能自己上下学,这样他也能有一些自己的时间了。像这种家庭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新型啃老了,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嘬老族,现在大部分老年人老有所养,并不是说子女去赡养老人,而是他们继续要去抚养下一代。二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们常说现在的生活压力特别的大,这一点毋庸置疑,随着物价的上涨,我们不能出门,一出门就是各种花钱。支出增加了可收入并没有提升,近两年经济环境不景气,甚至还出现了降薪裁员的情况,所以很多年轻夫妻也特别的无奈。一直以来我国房价都高的离谱,房子又成为了小夫妻结婚时的一种标配,就算家庭拿出积蓄交了首付,每个月还需要还高额的房贷。现在大部分城市普通夫妻的月收入都在8000万左右,也就是说你一个月的收入不吃不喝,也就只够买一平米房的。每个月五六千的房贷还完后,日子就需要过得紧巴巴的了,所以说并不是他们想依靠父母,而是真的没有办法。我们能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,女性的意识逐渐崛起,尤其是80后90后这一代人,他们的生活压力是最大的,女性不愿意在家带孩子,也想有自己的事业。现在生活压力这么大,夫妻两人只有一个人有收入,那完全撑不起家庭支出,除非你是在农村生活。单身的时候父母会催婚,结婚之后又开始催生,生了孩子后又开始催促着你外出工作,所以孩子只能交给家中老人照顾。可有些老人却以此为指责的借口,认为是女性想要逃避责任,故意将孩子直接甩给了老人,关于这一说法女人们何其无辜。每天早起需要给一家人做早饭,然后送孩子上学再去工作,下班之后还要接孩子,回家后做家务,女人并不是陀螺无法做到有多个分身。如果夫妻两人只有一个工作,另一个在家全心全意做家庭主妇,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完全不现实,所以孩子最终还是会交到家中老人的手中。有的家庭是夫妻两人会给老人每个月几千块的生活资金,只要对方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还有上学的接送任务,另一部分家庭则是将孩子完全交给了父母养。所以从传统意义上来讲,这类人是依赖父母的经济支持,但他们又不会直接去索要钱财,这和前几年的啃老有所不同。数据显示,现在城市中有65%以上的家庭,都是老人在帮忙照顾下一代,有30%左右的成年人,是依靠父母支付部分或者全部生活费用。三、进退两难的亲情对于这种生活模式,家中的老年人可能都不太愿意,但他们也明白子女生活的不易,所以会尽可能的去进行帮助,虽然心中有不满却也表示接受。年轻人明知道依靠父母这不对,却没有办法,他实在抽不出时间与精力,还有金钱去解决孩子的问题,只能将这一包袱甩给了父母。其实从这件事中,也为我们反映出了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,那就是大家的生活和育儿成本实在是太高了。减轻家庭生育成本,这成为了减少啃老族与嘬老族存在的关键,只有实现真正的减负,才能让全家老少都能从中获益。说白了这一人群的出现,就是因为大家都没钱,如果有钱的话,年轻夫妻也不会厚着脸皮去依赖父母。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,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尊老爱幼,身为子女要肩负起父母养老的义务,尽量少给父母添加负担。道理谁都明白,想要实施起来并不容易,当下时代一线城市薪资过万的人大有人在,但这里的生活支出也特别的高。在二三线城市,大部分人都拿着四五千的工资,这笔钱也只够平时的吃饭、穿衣,还有水电费等,如果你再车贷房贷的话,那可真是要勒紧腰带过日子了。结婚前有不少人都认为养家十分容易,只不过是多了几张嘴罢了,可当真正成为家庭的顶梁柱之后,你会发现自己几乎被压的喘不过气。之前就有人做过一个大概的预算,在二三线城市,从一个孩子出到将他养到16岁,各种费用加起来大概需要50万,这还是普通家庭,对于生活质量没有太高的要求。如果是一线城市那这一金额将会翻倍,如果再加上每年外出旅行,那费用将不可估量,这笔钱从何而来呢?现在的年轻夫妻能做的,就是尽可能的去调和家庭关系,虽然老人嘴上不说什么,偶尔也会抱怨两句,所以为了平复父母心中的不满,我们可以在过年过节时给父母包个红包或者送一些小礼物。总结让家中老人帮忙带孩子这只是一时的,我们不能将孩子完全都托给老人照顾,毕竟上了年纪之后,他们的精力有限,作为成年人我们还是应肩负起自己做父母的责任。多陪陪家人,尽可能让父母少给自己的家庭花钱,以此去减轻老年人的负担,这一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为家庭减负,这成为了幸福的前提。亲情与爱情讲究的是双向奔赴,只是一味的要求一方付出,这种平衡终究会有被打破的一天,年轻夫妻要尽量实现经济的独立,并且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。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 |